仅15分钟就拍出了中国科幻片另一种可能是什么,近年来中国十大经典科幻片

首页 » 影视资讯 » 正文

这两天,影迷持续狂欢。

一边上海电影节大片云集,另一边FIRST青年电影展佳作辈出。

而随着全国影院逐步复工,八月份更是迎来了大批新片老片扎堆上映。

电影,在复活。

在众多复映的经典影片名单中,诺神的《星际穿越》无疑是备受瞩目的。

首日便砍下近2000万的票房,以碾压的姿势成为票房榜单日冠军。

这部豆瓣评分好于99%的科幻片,六年前在大陆上映时就曾刷新了人们的宇宙观。

当时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但其实,抛开影片本身的硬科幻设定,在故事层面,其实是非常简单、普世的。

说到底,这是一个女儿寻找离家父亲的故事,是一个父亲终于与日思夜想的女儿重逢的故事。

再宏大的概念,落到实处,就一个字:爱。

这么说可能会显得有点俗。

但细想影史上大部分的科幻片,说来说去,不就是爱么。

《黑客帝国》有极其复杂的世界观,但决定性的逆转力量,来自于爱情;《E.T.外星人》被无数次致敬,外星人想回家,靠的却是与人类小孩的纯真友情;更别说国产票房冠军《流浪地球》,末日当前,是亲情力挽狂澜。

更广泛地讲。

古今中外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翻来覆去,一个爱字罢了。

爱是宇宙中最强大、最柔软的东西。

正如尼采所说:

「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而鱼叔今天真正想聊的是一部仅15分钟的短片,说的也是这么一个故事——

《任务》

故事发生在人类的未来。

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人工智能成熟的阶段。

王俊凯饰演的编号2020机器人,便是一个全能的AI管家。

他可以实时了解主人的健康状况,提供最精准的饮食建议;

会打扫、会弹琴、会开车,能够通过信息检索实现所有要求。

作为一个机器人,编号2020无疑是完美的。

准确,但有些冰冷。

所以主人常说,「机器就是机器」。

它不会懂得那种尽管知道不利于健康也还是想尝一口蛋糕的强烈渴望。

也不会懂得一首曲子的美,有时候不在于「对」,反而是在于「错」。

人类的复杂情感,恰恰是来源于种种不理性。

相比于绝对完美,不可控的瑕疵才是跳脱出框架的天降奇迹。

对主人来说,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在于一个并不在身边的人。

一个他终其一生都心爱的女人。

早年间他太执着于追求事业、财富、名利,辜负了身边人,直到晚年空落得一身寂寞。

他很想她,但又不敢开口。

他问编号2020,「如果丢失了一段感情,还能找回来么?」

编号2020的回答很有趣:

「能。根据我的检索,现代文学作品有23341部提到过 『我丢失了一段感情』 ,其中23221部都找回来了。你的故事很普通。所以我认为找回这段感情,难度会更低」

主人踌躇了半响,终于豁然开朗。

是啊,世人皆是如此,分分合合,我又有什么好犹豫不前的呢。

于是主人说,「那明天我们一起去找她吧,好么?」

可是约定的明天再也没有到来,当晚,主人就在睡梦中走了。

主人离世,机器人管家的任务也随即完成。

根据系统要求,编号2020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总部接受重启更新,否则会被强制关机做报废处理。

但它选择了违规。

跑去找那段丢失的感情,履行主人的诺言。

他对主人心爱的女人,说出了主人生前没能说出的话,「我一直想对你说,我错了。」

她弹了一首曲子,正是主人最喜欢的。

编号2020终于明白,为什么主人会说自己更喜欢「弹错一个音符的版本」。

情感,真的可以胜过一切标准答案。

警报声响起,系统开始下达最后的通牒。

但编号2020仍然没有离开:

「你该走了。」

「不,我还没完成任务。陪您看日出。」

虽然故事设定在未来,但影片主旨讲的仍是人类最初的情感羁绊。

王俊凯饰演的编号2020机器人,表达了科技所能拥有的温度和人情味。

这其实也是长期以来科幻电影的母题之一。

「爱是科技的归宿」。

最先让鱼叔想到的另一部经典影片就是《机器管家》。

机器人安德鲁原本是一个家族四代人的管家。

但他不仅仅是一个家务机器,还能够懂得人类的情感,可以捕捉到细腻的情绪。

但这时候的他还不会爱。

直到技术升级、拥有感觉功能之后,安德鲁变得更完整了。

他能够心动,能够吃醋,拥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

甚至,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原本可以永恒的他,选择了死亡。

因为只有面对死亡这个终点,有限的生命和时间才有了意义。

而这一切的动机,都是来自于爱情。

《人工智能》和今天聊到的短片《任务》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围绕「爱」而展开。

爱,是没有形状,无法量化的。

但「爱」却又是切切实实可以被捕捉到,感受到的。

人类总是自诩是「爱」这种高级情感的专属拥有者,想当然地认为机器人不懂爱。

「机器就是机器。」

但又有几个人能说清爱到底是什么呢?

爱是保护,是在意,是在某一瞬间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是《机器管家》中安德鲁努力修复小主人心爱的玩具;

更是《任务》中编号2020即使报废也依然要陪对方看完一场日出。

说到底,机器与人类并非完全脱离的,而是人类的延长形式。

人创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与世界沟通。

人若有温度,机器又怎会冰冷。

编号2020机器人,它体现「爱」的方式,是完成主人未了的心愿,作为主人生命的延长线而发现了自我的意义。

人类一代接一代的存在,不也正是在延续生命,延续爱么。

由此,《任务》所表现的主旨很明晰:科技的尽头就是爱。

这支短片以FIRST特别展映单元的压轴影片身份,举行了首映,用情感与温度回应着我们内心对于爱的需求。

换个角度看。

其实影像的产生、制作与传播也都是完全依赖于机器的,它所虚构的世界是人造的、所依托的形式是冰冷的。

但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否认,电影本身是有温度的。

因为创造电影的人、观看电影的人,都带有着饱满而充沛的情感,能够直接灌溉进入影像当中。

雷克萨斯与FIRST青年电影展的合作,也是试图用影像的情感与温度,引起更多人对于生活中情感连结、沟通的共鸣与关注。

判断「爱」的标准,不是形式与载体,而是所要表达的意义与内容。

编号2020不只是一个家务机器,更是足以交心之心的朋友;

而一辆汽车也从来不仅仅是没有感情的代步工具,而是使用者体验人生、观看世界过程中的见证人与陪伴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电影中的主角往往会将自己的车作为不可割舍的老友。

因为那么长的人生路,都是一起走过来的。

爱的标准,不仅不受时间所限制,也将在未来不受形式的约束。

人类的生理感官终究是有限的,站在原地,就只能看到目之所及的。

但大千世界尚有那么多的精彩亟待被发现。

无论是心灵、观念还是身体,都不该被约束。

人之风景,生之日常,只有走在路上才能体悟到平常风景之中的感动与美好。

出发吧,去饱览那鼓舞人心的夏夜幻梦。

仅15分钟就拍出了中国科幻片另一种可能是什么,近年来中国十大经典科幻片

国内首部UFO科幻电影《飞碟玩幻地球人》你喜欢吗?

《飞碟玩幻地球人》为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飞碟在人们印象里是酷炫也是无情的,《飞碟玩幻地球人》在制作上尝试将飞碟元素与中国本土风土人情和河湖山川融合,将科幻冒险与温情有机结合,电影是值得大家支持的。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好奇宝宝,这飞碟有点可爱
《飞碟玩幻地球人》中的飞碟并不是遇到人类后就开始想抓人类或者想占领地球,它反而有点可爱。不仅一开始的时候学小A偷鸡蛋,当吴楠一行人说它坏话的时候,宝宝生气了,宝宝要用水喷你。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更让人意外的是,飞碟还会偷酒喝,还开始了857,自带氛围组蹦迪,自己酒量不行,结果醉倒了,让人觉得这样的天外来物并不是很可怕,甚至想和它一起玩。
而在电影中吴楠一行人也是有被飞碟可爱到,一开始他们看见飞碟都是赶紧跑,后来却主动提出和飞碟同行。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有些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出,飞碟就像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一样,对自己来说是十分陌生的,甚至在一开始还会发生一些冲突和误会,但是时间长了,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后,就发现了对方不为人知的一面。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飞碟玩幻地球人》没有讲述所谓的大道理:保护人类、保护地球,所有情节都只是聚焦在吴楠一行人上,但就是这5个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温暖的故事,“陌生人,你是否有什么烦恼,如果有烦恼可否和我诉说,路途是不是十分孤单,如果可以,能否与我同行。”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尝试,《飞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怀值得肯定
针对飞碟题材,不少人担心的就是讲不好故事,在特效上烧了不少钱,却就是让人看了之后根本记不住什么,但是《飞碟玩幻地球人》却让人感受到了人文关怀。
在最后吴楠回到了北京遇到了美雅,但是她却成为了一名舞蹈生,遇到了大卫杜夫,他们却还在闹离婚,小A成为了网络作家。但是每个人都不记得彼此了,仿佛故事从来没有发生,就像飞碟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开放性的结局,给予人更多的思考。

仅15分钟就拍出了中国科幻片另一种可能是什么,近年来中国十大经典科幻片

《流浪地球》创作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流浪地球》项目困难,总结就是没有钱,和没有任何经验,还有“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吧。

官方在2018年11月14日,曝出的首个“秋裤特辑”,大概有提过一下。实际上只要站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大环境上分析一下,情况一目了然。

中影买下《流浪地球》原著版权时间是2013年左右,但当时只是电影宣布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有很多。

后来确定导演是郭帆,各方面筹备工作准备完毕,2016年中宣布电影即将开拍了。

这个是《流浪地球》电影正式立项,已经报到电影总局,大家都懂的。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电影投资方除了中影,北京文化,还有万达影视。电影主要外景拍摄地,正是万达雄心勃勃打造的世界最大的电影制造基地,青岛东方影都。

2017年5月,《流浪地球》电影正式在青岛开机。

2014年中影筹备这部电影时,公布过预计制作成本是5000万美元,而2016年引入投资方北京文化之后,北京文化又注入了10750 万元,其中北京文化投资的影片制片成本 7250 万元,垫付的宣传和发行成本不低于 2500 万元、不超过 3500 万元。

但不止于此,2018年5月,郭帆导演作为主要股东的“郭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也对《流浪地球》投资3000万元。

这部电影在2017年就杀青,一直在做后期特效,本来预计2018年暑期档上映。但原本《流浪地球》出品方万达出事了。

2017年万达因为一些事情,经营很惨淡,只能全面收缩影视板块,《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于是受到了波及。

当然,后来万达站出来否认了这个传闻。但当时《流浪地球》前期准备的时候,投资方确实出现万达影视。到底是万达投资后撤出,还是万达准备投,觉得不行没有投资,只有内部人员知晓。

本片最大投资方是中影集团,万达本来是第三投资方,第二是近年迅速崛起的北京文化。现在第三资方万达中途撤资。《流浪地球》的特效和道实在太烧钱了,钱烧着烧着就给烧没了。

明明工作做了一大半,眼看最后这一哆嗦。此时此刻,吴京充当了白衣骑士,选择了带资进组,时间是2018年的5月份。

《流浪地球》现在的资方,由吴京的登封国际,完全取代万达原本的投资方位置。上面说过,是取代还是如何,只有内部人员知晓。

吴京补拍了一个月,考虑到吴京是带资进组,再加主演屈楚萧,李光洁,赵今麦,吴孟达等等,演员片酬不高。

最终几亿投资都用来制作特效,对于拍一部国产科幻大片,基本是够了。

再说说吴京加入《流浪地球》项目,吴京可以说是押上重注,带资进组,补拍一个月,真金白银几千万投进去,还让片方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人气,这是省了很多宣发费用的。

 那么,吴京加入《流浪地球》的理由是什么?

2018年4月,官方曾经有新闻宣传,吴京进入《流浪地球》项目补拍的时候,吴京和郭帆在酒局认识的,这个酒局极有可能是北京文化撮合。

有些观众可能不明白这层关系,吴京大卖特卖的《战狼2》,正是北京文化的投资保底。

当时新闻宣传也有,吴京看了剧本非常的感动,哭得是稀里哗啦的,加上吴京希望推动中国科幻电影,于是毅然决然的加入《流浪地球》这个项目。

最后《流浪地球》无比成功,中国电影票房第一名和第二名,变成了冷锋和刘培强的战争。

《流浪地球》创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大致如此,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hinasanjia.com/artdetail-107.html
 推荐视频

新白娘子传奇

赵雅芝 叶童 陈美琪 石乃文 夏光莉 乾德门 尹宝莲 阮虔芷

成功路上

李程彬 王识贤 张诗盈 吴翰林 许莉廷 郭子乾 黄奇斌 李之勤 张再兴 陈雪甄 洪毓璟 黃登楷 郭雪芙 郑楠钟

大嘴巴第八季

尼克·克罗尔 约翰·木兰尼 杰茜·克莱因 杰森·曼楚克斯 阿尤·艾德维利 弗莱德·阿米森 玛娅·鲁道夫 乔丹·皮尔 安德鲁·兰内斯

幻术大师:盒中的杰克[电影解说]

艾伦·戴维斯 卡罗琳·昆汀 约翰·布鲁塞尔

假面迷情

完颜洛绒 孙嘉琪 俞逸夫 范薇 张冠森 刘帅 杜程一诺 朱籽安

绝不放过你[电影解说]

任程伟 潘雨辰 赵恒煊 杜源 刘毓滨 刘之冰 高强 林鹏 侯天来 刘向京 茹萍 吴珊珊 叶静 王雪洋 王晓巍 黄爱玲 贾永志 张洪杰 闫淑琴 宋亓 孙兴 董晓光 王一淼 杜敏赫 柏青 刘永生 徐广明 袁满 张延平 张澍 贺敬东 李大禹 吕毅 杨子骅 高德军 徐景信 张志红 马冬 关新伟 常军

快马驰情

黛西·埃德加-琼斯 雅各布·艾洛蒂 威尔·保尔特 迭戈·卡尔瓦 萨莎·卡莱 查德·科 唐·斯瓦泽 约翰·李·艾姆斯 卡特里娜·坎宁安 丹妮·迪特 杰伊·胡古雷 安德鲁·基南-博尔格 Patrick Burch Eric Brenner David Lovio Kylar Miranda 布恩·普拉特 Ryan Shukis 西德·斯基德莫尔 Nick Taylor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