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妙的身姿、优美的动作,美轮美奂的服装,让花滑成为一种视觉享受。
可你能想象到吗?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女子花滑的服装,居然是拖沓的过膝长裙,像这样——
1924年法国夏蒙尼冬奥会上的参赛选手
穿长裙,一方面是为了保暖,更重要的原因是:
在那个观念落后的时代,女子的穿着十分保守,就连滑冰也不能破例。
遮盖到小腿的长裙,不仅没有什么美感,而且十分影响发挥。
此时,一位了不起的少女,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改革。
索尼娅·海妮
15岁时,她首次穿短裙参加世锦赛,一举改变了冰上长裙的历史,惊艳了全世界。
此后,冰上刮起了短裙风。
翩翩起舞的女花滑队员,穿着活泼动感的短裙,开启了新的运动时尚。
这个女孩,就是被誉为“冰上皇后”的索尼娅·海妮。
索尼娅·海妮
她不仅是一位改变时尚的女子,也是了不起的花滑运动员、跨行最成功的好莱坞影星。
她一生缔造了不少奇迹:
连续三届冬奥会摘得女单冠军;
包揽了1927年-1936年连续十届的女单冠军;
获得6次欧锦赛女单冠军。
她创造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及。
同样传奇的是,她因花滑成名,转行到好莱坞,再次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好莱坞三大台柱之一和最赚钱的女星之一。
索尼娅·海妮
索尼娅的成功,与她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
她于1912年出生在挪威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热爱运动、痴迷艺术。
索尼娅的父亲,是一位自行车运动员,曾获得过世界冠军。
在父亲的影响下,索尼娅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滑雪、游泳、网球。
而她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滑冰。
她6岁时,父亲送她的一份礼物,就是一双漂亮的冰鞋,还为她聘请了最优秀的教练。
索尼娅·海妮
挪威冬季漫长,有许多天然冰场。
在广阔的冰面上,像鸟一样自在游弋,是她最快乐的时刻。
与此同时,她也在练习芭蕾舞,自然地将优美的舞姿,融入到滑冰表演中,这让她小小年纪,就有了高超的花滑技术。
10岁时,小索尼娅就夺得了挪威全国花滑青少年赛冠军。
11岁时,她便开始代表挪威,出征夏蒙尼冬奥会。
因为年纪太小,她还被质疑“难道挪威人认为奥运会是儿童游戏吗”?最终她还是参加了比赛。
这次冬奥会,让她小试牛刀,取得了第八名。
直至现在,她仍是冬奥历史上,参赛年龄最小的花滑女选手。
索尼娅·海妮
1927年,15岁的索尼娅,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也迎来了一生中第一个高光时刻。
这一年,她参加了世界花滑锦标赛。
她已不再是青涩的小选手,而是一个自信、成熟的女子了。
她以芭蕾的功底,编排的崭新动作,惊艳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一鸣惊人夺得了金牌。
而除了令人惊叹的技巧外,更让全民瞩目的,则是她的穿着——
她穿着一件超短裙,以朝气蓬勃、清新爽利的姿态,夺取了所有人的眼球。
这是世界上,第一位穿短裙,参加冰上女赛的女子。
1928年,16岁的索尼娅·海妮身着短裙参加冬奥会
在那个过于保守的年代,女性的身躯被臃肿的衣物包裹,就连参加冰上运动,甚至是游泳,都要穿着长裙。
而索尼娅的出现,让所有的女人看到:
她们可以勇于挑战,突破自我,展现自己的美好。
这场突破性的革命,让个别质疑的声音逐渐消失,此后冰上长裙成为历史。
短裙不仅展示了优美的身材,也让选手有了更自由的发挥。
所以,这不仅是一场时尚革命,也助力了花滑水平的提升。
索尼娅·海妮
第二年,索尼娅参加了第二届冬奥会。
这次的她更是大放异彩。在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乐曲中,她身穿超短裙和白色冰鞋,在晶莹的冰面上起舞。
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融合了芭蕾动作,优雅自如,精彩绝伦,赢得了满场喝彩。
16岁的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冬奥冠军,这一纪录保持了长达七十余年。
此后,她有了一个称号:“冰上皇后”。
“冰上皇后”索尼娅·海妮
之后,她又在1932年和1936年赢得冬奥冠军,实现了女子花滑三连冠,这一纪录也至今无人突破。
在1932年的冬奥会上,索尼娅已成为誉满全球的明星。
为了方便观众拍照,以往在夜晚举行的比赛,居然为她更改了时间,改在白天举行。
为了一睹索尼娅的风采,许多粉丝慕名前来,甚至导致了交通堵塞。
在花滑生涯中,她获得了十个世界冠军,这一项纪录也是无人超越。
索尼娅·海妮
她本可以在花滑领域继续风光下去,但在1936年冬奥会结束后,她又做出了大胆的抉择:
退出冰坛,去梦幻般的好莱坞发展。
她有一位银幕偶像,当时的“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
她渴望能像他一样,在银幕上展现舞姿,绽放异彩。
索尼娅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在好莱坞期间,她创造了“冰上舞蹈”、“冰雪剧”的新型表演形式,被誉为“冰上的巴甫洛娃”。
她的美貌、才华与勇气,打动了福克斯电影公司,给了她长达5年的合约。
索尼娅·海妮
她连续出演了15部电影,包括《阳光溪谷小夜曲》、《珠光宝气》等等。
1936年的《凤舞银冰》,让她一炮而红,跻身成为一线红星。
仅两年后,她就几乎成为与克拉克·盖博和秀兰·邓波儿一样最受欢迎的银幕明星。
到了1939年,27岁的索尼娅,已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星之一,还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女郎。
电影中的索尼娅
索尼娅一生有3段婚姻,她的历任丈夫都是非富即贵。
28岁时,她嫁给了第一任丈夫,纽约扬基棒球队的老板——唐·托平,二人7年后离婚。
37岁时,她第二次结婚,嫁给了家境殷实的飞行员温斯洛普·加德纳,这段婚姻同样维持了7年,便宣告失败。
同一年,她第三次踏入婚姻殿堂,嫁给了航运巨头尼尔斯·昂斯塔德,夫妻双双回到挪威生活。
二人都热爱收藏艺术品,这让她最后一段婚姻,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富足美好的。
然而,再精彩的人生也会谢幕。
1969年,57岁的索尼娅因白血病离世,结束了烟花般璀璨的一生。
索尼娅·海妮
(欢迎关注“半杯咖啡读好书”,为您推荐好书,讲述精彩人生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羽生结弦 | 从冰上追赶者到冰上王者,你的传奇仍在继续
1994年生4岁开始滑冰
地区赛 东北和北海道锦标赛6次冠军
青年组
2008-2009赛季(14岁)
全日本青少年锦标赛 冠军
2009-2010赛季(15岁)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 三冠
(波兰站冠军、克罗地亚站冠军、总决赛冠军)
全日青少年锦标赛 冠军
世界青少年锦标赛 冠军
15岁的羽生正式升入成年组
他是日本最年轻的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
他也是日本最早升入成年组的男单选手
成年组
2011-2012赛季(17岁)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铜牌
年仅17岁的他,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在打止痛针的情况下,短节目第七的重压下,长节目逆袭,技术分更是拿到了全场最高,得到了铜牌。这场倾注了故乡之殇的长节目,震惊冰场 。
2012-2013赛季(18岁)
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 冠军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亚军
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
2013-2014赛季(19岁)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冠军
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二连冠)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索契冬奥会)冠军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
年仅19岁的羽生结弦成为了男子单人滑66年以来“最年轻的奥运会冠军”,和“首位亚洲冬奥会男子单人滑冠军金牌得主”史上继亚古丁后又一位同一赛季实现大奖赛总决赛、世锦赛、奥运会的大满贯。
2014-2015赛季(20岁)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冠军(二连冠)
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三连冠)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亚军
11月7日大奖赛中国站,长节目六分钟练习,羽生与中国选手闫涵发生碰撞事故,全身多处受伤的他,头部紧急包扎后仍参加比赛,最终以237.55分获得该分站的亚军。12月14日,他在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以总分288.16领先第二名35分的成绩顺利卫冕。
2015-2016赛季(21岁)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冠军(三连冠)
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 (四连冠)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亚军
在大奖赛日本站上(NHK)羽生以短节目106.33分,自由滑216.07分,总分322.40分的成绩获得男单冠军。三项成绩均打破世界记录。在两周后的总决赛上,羽生结弦以短节目110.95分、自由滑219.48分,总成绩330.43分,三项再度刷新世界纪录,第三次获得总决赛冠军。
2016-2017赛季(22岁)
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冠军(四连冠)
全日本花样滑冰锦标赛 (因流感缺席)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冠军
12月,羽生结弦参加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凭借在短节目中的领先优势,最终以293.90的成绩夺冠。成为第一位在花滑大奖赛总决赛中赢得四连冠的男子单人滑选手!创下了花样滑冰单人选手连冠的历史!
17年4月1日芬兰赫尔辛基世锦赛,羽生在短节目失利位列第五的情况下,长节目顶住压力完美发挥以223.20再次打破自己前年创下的世界纪录,以总分321.59分实现大逆转登顶世界冠军!
#羽生结弦,连续四年积分排名世界第一;
#11年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仙台冰场被毁,失去了练习场地的他在休赛期辗转全国各地参加了60场冰演,利用出演间隙借用场地练习节目,将冰演当作训练,12年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了铜牌;
#于13年参加普通高考考上日本早稻田大学 人类情报学专业;
#两本自传《苍い炎》、《苍い炎Ⅱ》的全部版税全额捐款给了家乡赈灾;
#截止目前,羽生凭借巴黎散步道、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SEIMEI、Hope&Legacy共11次刷新世界纪录。
你的传奇,仍在继续
没有任何一部热血漫可以比他鲜活
他在冰上讲故事,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最终站上了世界巅峰
从冰上精灵到冰上国王,他走了一段很长很精彩的路
下期再会~
感动世界的奥运瞬间
感动世界的奥运瞬间
感动世界的奥运瞬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是一种竞技精神,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社会责任。作为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奥运会留给人们许多难以忘怀的瞬间,百年奥运史册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为奥林匹克理想付出过艰辛的努力。
感动世界的奥运瞬间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体育比赛,更是一种竞技精神,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社会责任,它见证了人类社会百年的风雨历程,成为人类展示光荣和梦想的世界性舞台。
百年奥运史册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为奥林匹克理想付出过艰辛的努力。那一场场精彩的比赛、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瞬间,都成为让世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时刻。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留恋的瞬间
2004年,举重选手努尔詹·塔伊兰以总210.0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金牌,成为首名赢得奥运金牌的土耳其女运动员。她说:“这是土耳其妇女在奥运比赛中的第一个巨大胜利。我决心将这一胜利献给土耳其民族。”四年后的北京,她抓举开把的重量是84公斤,可惜三次试举均告失利,最终比赛无成绩。失利后,塔伊兰在下场前特意吻了一下杠铃,令人动容。她虽然失败了,但她对举重项目的热爱却在这一吻中完全倾注了,这是不舍,是留恋,是遗憾。
最真挚的瞬间
日前,三名外国人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倒的中国女孩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各大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现在经过多方努力,这三位无名英雄的姓名终于被查实,他们分别是: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但有网友留言说:“这张照片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最委屈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在北京射击馆进行,卫冕冠军朱启南在决赛中慢热,而宾德拉决赛中发挥出色,他后来居上以700.5环的成绩夺取金牌,朱启南依靠最后一枪逆转获得银牌。这是最近三届奥运会以来,中国首次丢失这枚金牌。在颁奖仪式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亚军得主中国射击队员朱启南不禁失声痛哭,内心亦喜亦忧之情完全释放出来。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执着的瞬间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悲壮的瞬间
8月18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他失去了他的北京奥运会。无数关注刘翔的中国网民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后,互联网上顿时沸腾了。短短一个小时,毫无思想准备的网民们从震惊、疑惑转为遗憾、理解。他们在为刘翔因伤退场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努力与伤病作斗争、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支持。在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孙海平泪洒现场,让关心和支持这对师徒俩的网民们心酸不已。“刘翔挺住!国人不哭!”“刘翔,好好养伤!”“刘翔,依然是英雄!”这是中国人的心声。他曾经给国人带来了无数的感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再一次站上跑道,依然给中国人带来感动。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感人的瞬间
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取得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首场胜利。赛后,栾菊杰在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布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50岁的栾菊杰是北京奥运会参加击剑比赛的所有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更为特殊的是,栾菊杰是中国首枚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1984年获得了洛杉矶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冠军。在她之后,中国击剑24年再没有人登上最高领奖台。退役20年后,已到半百之龄的栾菊杰复出了,虽然没能像24年前的洛杉矶一样所向披靡,半百老将复出挥剑征战奥运精神足以让世人敬佩,虽然24年后的体力已不足以支撑她在奥运赛场上披荆斩棘,然而,就像她说的,“能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遗憾”。
最激动的瞬间
12日上午,当小将邹凯结束单杠比赛稳稳落地,国家体育馆瞬间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男子体操队六名队员紧紧拥抱在一起,提前庆祝这一枚已经等待了四年之久的男团金牌。经历过“雅典之痛”的杨威、李小鹏、黄旭在赛后第一时间相拥而泣。忆起四年前的惨痛经历,杨威十分感慨,更令他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男儿泪”。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从雅典到北京,从大悲到大喜,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凭借这一枚份量最重的金牌和超出第二名近八分的总分重回世界之巅。也向世人骄傲的宣布“王者回来”,体操队的几个帅小伙子哭成一片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突破的瞬间
17日22时30分“鸟巢”上演北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的第一场“好戏”——男子100米决赛。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9破世界纪录夺得冠军,轻松加冕“飞人”宝座。此前的世界纪录也是由博尔特创造,他在纽约跑出了9.72秒。这看似微小的进步却宣告人类向所谓的“极限速度”又靠近了一些,作为人类的“代言人”,这突破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感动不已。撞线前的刹那,他锤胸甩手的轻松与自信比开幕式上的烟花更灿烂。
最传奇的瞬间
百年奥运第一人,17日在水立方中诞生。美国“飞鱼”菲尔普斯在男子四乘一百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上,完美地完成了他的“八金之旅”,其中更在比赛中勇破七项世界纪录和一项奥运会纪录。同时,他还创下了从第一个项目游到最后一个项目的纪录。“唯一”的菲尔普斯,三十六年后刷新了奥运会个人最高纪录,同时也书写了北京奥运会上最动人的传奇。现年二十三岁的他极可能三度出征,挑战伦敦奥运会,下一个目标也许是超越拉提尼娜保持的奥运十八面奖牌纪录。无论将来的奥运征程如何,“神童”已经在北京的“水立方”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一路走来所经历训练艰辛此时看来都是值得的,在他举起第八金的那一刻,世界为之感动、欢呼。
最想哭瞬间
“今天的这枚金牌,我想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在夺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金牌后,曹磊红着眼眶哽咽着说。昨天下午,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也刷新了奥运会纪录;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次奥运会获得的第23枚金牌,同时填补了中国女举在奥运会各个级别冠军的最后空白。而此刻,离乡背井十余年的曹磊,只能用奥运金牌告慰去世不久的母亲。为了这枚奥运金牌,母亲的噩耗,曹磊的爸爸整整瞒了两个月。夺冠后曹磊哭了,这是长时间以来压抑的悲痛,也是对不久前去世的母亲的怀念。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终于站上了世界最高荣誉殿堂,把这一块最宝贵的奥运金牌献给了已逝的母亲。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最具风度瞬间
在8月18日进行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中,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中国选手陈一冰,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16.600的高分足以让陈一冰提前庆祝胜利。但是他在赛场上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金牌意外的可贵。就在观众用排山倒海般地喝彩声为“吊环王”祝贺的时候,陈一冰却颇有大将风度的将手指放在嘴前,示意观众安静下来,因为后面还有一位选手即将登场比赛。此时的陈一冰,没有因激动而忘记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他的心里想着对手,这也许就是一位冠军的大度与坦然,陈一冰在尊重对手的同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荣誉有归属,运动无国界。在奥林匹克旗帜下,只有“我和你”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能增进友谊、促进和谐,才能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因此,陈一冰的“涅氏风度”比金牌更有魅力,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陈一冰好样的,你不仅是我们看到了金牌,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的风度,看到了闪光的奥运精神。
感动世界的奥运瞬间2作为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奥运会留给人们许多难以忘怀的瞬间,正是这些瞬间书写着奥运会的历史,每每翻开奥运的历史,这些时刻总会不自觉的在脑海中浮现,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的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的几个感人瞬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气 枪射击比赛中拿到属于中国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许海峰夺得第一枚金牌也为之后比赛的运动员增加了信心,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了15枚金牌创造了历史。
同样是198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击败劲敌美国队从而实现了三连冠的美梦,在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女排姑娘们高高跃起不停地欢呼,每位女排姑娘都非常激动。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在本届奥运会10米跳台比赛中完成最后一跳,从而以总成绩461.43的高分夺得该项目的金牌,从图上可以看出在空中的伏明霞正在做着优美的动作,这样的瞬间至今留在人们心中。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在乒乓球女单比赛中获得金牌,在颁奖典礼上当时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去亲自给邓亚萍颁发奖牌,并且轻轻拍了拍邓亚萍的脸,仿佛在说好样的小姑娘。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女子自由体操比赛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刘璇在空中做了一个超高难度的跃起动作,虽然最终该项目没有获得金牌,但是在平衡木项目上刘璇为中国队摘得一枚宝贵的金牌,从而打破此前奥运会平衡木奖牌零的突破。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来自中国的刘翔从第4道出发一路势不可挡,最终第一个冲过终点获得冠军,12.91秒更是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刘翔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世人眼中黄种人没有办法在田径短道上拿成绩的观念。随后的洛桑世界田径钻石赛,刘翔更是跑出12.88秒打破世界纪录,虽然现在世界纪录已经被后来者刷新,但刘翔依旧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经过5局比赛终于艰难战胜俄罗斯,时隔20年再次拿到奥运会冠军,比赛最后时刻随着主攻张 越红最后一扣,中国队以15-12战胜对手,主教练陈忠和激动地跑进赛场和女排姑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这一刻中国女排等了足足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