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磕过最上头的cp#引发10万人讨论,从影视剧cp,到高校cp,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疯狂找糖吃。
在作者看来,磕cp满足了成年人对爱情童话的想象。但cp虽甜,也别忘了找寻现实的美好。
4月10日,某档恋爱综艺收官,王子文在节目中接受了素人嘉宾的告白,随后发微博官宣,立刻冲上热搜并收获了满屏祝福。
对喜欢磕cp的人来说,这一整个春天都是疯狂又甜蜜的派对,而平时不磕cp的人,也会在上网过程中嗅到无处不在的爱情讯息,许多人就此陷了进去,踏上了磕cp之路。
“全民磕cp”并非夸张的说辞,而是正在火热上演的实况,它不仅为2021年注入了糖分,也给社交平台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
01
复杂多变的cp样态
“磕cp”已不是什么新鲜词, “cp”(“coupling”的缩写,来源于日本ACGN同人圈),在本土语境中,不妨理解为对某一被配对的情侣的支持。
磕cp的气氛不只在国内如火如荼,在全球范围内早已蔚然成风,复杂多变的cp样态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景观,让人大为震撼又欲罢不能。
丰富的影视作品不能让大家尽兴,几乎各个领域都能挖掘出cp:有人磕脱口秀综艺中的“雪国列车”cp;也有人磕清华北大“相爱相杀”的名校cp;还有网红城市成都、重庆喜提“成渝”cp共建发展……
可以说,没有不能组cp的领域,所谓“万物皆能磕”。
层次感强也是当下cp圈的一大特点。
“剧cp”属于角色cp(还包括小说、动漫等虚构作品中的配对);“rps”即real person slash,指基于真实存在人物的二次创作真人cp,譬如为宣传剧而在综艺里甜蜜营业的景甜和张彬彬;还有一种磕的是完全的真人cp,即认为他们在荧幕后的现实中也在恋爱。这是一个由“二次元+二点五次元+三次元”组成的广阔天地。
短短几年,最火cp已换了好几轮,与此同时,各路还未亮相的cp也已蓄势待发,随时准备抢夺受众,可谓是“流水的cp,铁打的cp粉”。
02
成为“磕学家”需要掌握的基本素养
蓬勃壮大的cp样态培育了一代又一代cp粉,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锻炼成了 “磕学家”。“磕”也可以理解为“撮合”,为了撮合别人的爱情走向圆满,磕学家们个个身怀绝技。
首先,这些磕cp的黑话一定不陌生:kdl(磕到了)、kswl(磕死我了)、szd(是真的)、kll(磕拉了)……当一个圈子有了“黑话”并出圈了,就证明了它的规模之大。
但能熟练使用黑话只能算是入门,检验“磕学家”的标准还得看是否掌握两项基本技能:找糖和产糖。
所谓“找糖”就是发现“磕点”。
为了证明“我磕的cp是真的”,磕学家们个个都是“显微镜达人”。他们深入钻研单人的性格和两人之间的气氛,把戏内外的各种细节放大,哪怕一个眼神、微表情、无意识动作……
在“磕学家”眼中都是爱情的证据,无比激动地脑补出甜剧。
但磕学家最厉害的是即使磕到玻璃渣(虐心的部分),也不会放弃。反而想尽办法从中抠糖,甚至写长文论证。
所谓“产糖”就是创造新的“磕点”。
当无法从现有素材中发现糖了,多才多艺的磕学家们便自给自足,创造两人的cp向作品:美术画作、同人文、二创视频……有人曾说,判断一对cp是不是火了,就去b站、抖音看看二创视频的数量,“磕学家”们从两人过往的影视片段中取材,剪出新故事,寄托对二人未来的畅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轮cp热中,磕学家们身为消费者的主体意志和权利意识进一步强化,不再只是自娱自乐式找糖产粮,还进入了新的境界——点糖。
某电视剧播出后,粉丝纷纷化身“cp制作人”,喊话播出平台,给制片人留言,要求换掉某段的配乐,点播想要看的花絮……这些诉求几乎都被满足了。
03
为何大家如此热衷于磕cp?
听说这届cp粉已经为了磕糖而丧失了睡眠时间。
那么,究竟为何磕cp让大家如此上头?常言道: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想要什么。
首先,磕cp可以补充情绪糖分,获得快乐。
如今生活节奏快,大家普遍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偶尔放纵吃块甜品,约顿美味夜宵都带着愧疚感。
但磕cp却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摄入“糖分”。试想,下班回家后,打开剧磕起cp,从剧情到花絮,从社交平台到私人生活,处处都能感受到爱情的甜美火花,脸上不自觉洋溢着神秘的笑容。
有人说:“看别人谈甜甜的恋爱,比自己谈还快乐!”
先别质疑,这份快乐的真实性是被科学证实了的:
“当我们看到自己磕的cp产生了甜蜜互动,人脑中一部分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产生相似反应,促进多巴胺分泌,多巴胺可以传递快乐的讯息。”
大脑一旦知道“磕cp可以变开心”便会产生上瘾,这是人体寻求舒服的本能状态。
虽然是速食的快乐,但却是许多人暂时逃离高压现实,获得精神快感,抵御情绪低潮的重要渠道,只要不过分沉迷,有何不可?
其次,磕cp是成年人打造的“爱情童话”。
据媒体报道,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为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在2021年将上升到9200万。
事实确实如此,青年一代恋爱结婚的欲望普遍降低了,毕竟谈恋爱要付出巨大努力,还要承担痛苦与挫败的风险,磕cp可以寄托一些寂寞因子。
有趣的是,很多已恋爱结婚的人也沉迷于磕cp,甚至和伴侣一起磕。
某热门cp的粉丝@番茄酸汤说:
“之前组内有过投票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粉丝的年龄都偏大,有很多已婚人士,其实年纪越大的人越懂得修炼一段美好感情有多难,而戏内外的两位演员都彼此尊重、信任,这种互相成就的内核太令人羡慕了,对照自己现实中的爱情,有很多共情的部分,也对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相爱、相守都越发艰难,因而,不少人通过磕cp来体验寄托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满足对理想关系的想象。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叫做“替代性满足”:
“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弗洛伊德
一方面,将自己内心渴望的爱情模式和亲密关系投射到磕的cp上。正如心理学家林恩·泽布尼斯所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理想爱情的蓝图,即希望恋爱对象有哪些特质。
当某个人符合我们的模板,就会猜想ta会和什么样的人相爱?可不可以是我?譬如,某角色或明星是符合自我认同感的配对类型,就磕起了ta和其对象的cp,并自我代入为ta的对象,实现某种满足感。
另一方面,也可能将自身体验过的情绪,如暗恋、吃醋等转移到cp身上,去挖掘双方的情感变化,试图化身爱情导师来推动恋情走向圆满,或是从cp的完美关系中,发现自己恋爱中的缺憾。
此时,人们磕的是爱情的信念感,即相信人能够与他人相知互信,说服自己和他人:勇敢地表达爱,接受爱,经营爱。正如今年cp粉们的口号:
把“尊重爱情”打在公屏上!
虽然角色和故事是虚构的,但cp粉们投入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可以说,磕cp满足了成年人对爱情童话的想象。
最后,磕cp是“以家人之名”的报团取暖。
网络社会飞速发展,很多人却经历着社交危机:没时间和精力维系现实中的朋友,也缺乏结交新朋友的机会。
但cp粉圈是一个门槛低、反馈性强、基于共同兴趣而建立起的“圈子”,一起快乐磕糖是最紧要的事,“圈地自萌”式磕cp提供了满足社交需求的一片天地。
大家汇聚在自家cp的超话、豆瓣专组,以“家人”“姐妹”相称,一起寻找爱情的证据,探索甜蜜的角落。
当cp发糖时,共同欢呼雀跃,在cp冷淡时,互相安慰鼓励……此时,陪伴和交换信息的社交需求便得到了满足。
当自己找的“糖”或产的“粮”得到大量的点赞和评论时,也会获得被认同的自我成就感。
当有“对家”挑事时,大家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这样“一致对外,守护爱情”的经历也增强了身份认同感。
正如卡斯特尔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认为,网络带来了横向认同连接感,大家因为兴趣、情感的认同聚集在一起,能够产生更多的力量。
这份力量最终指向的是爱与归属感,一起磕cp的过程就是一场和谐的网络社交。
“也许我们和他们素昧平生,将来也无缘相见。然而我们看见他们互送秋波或者流露出一往情深,于是我们就不再是陌路人。我们理解他们,对这段恋爱的情节发展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世人皆爱有情人。”——爱默生。
公号简介:社会学了没(ID:socialor),一个有趣、专业、接地气的泛社会兴趣社区,让你更多元理解社会,判断社会趋势,更好认识自我,促进认知升级。
来源:上游新闻
来源:重庆二三里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很喜欢嗑CP?
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在网络上磕CP,就是一些电影电视剧中,主角和配角之间关系的发展,成为了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迁移的对象,就是在影视剧中两个人有合作,觉得他们两个就是最好的cp应该在一块,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人们越来越多的喜欢那些甜甜的电视剧,在以前的话那些通俗的电视剧,基本的套路就是两个人刚开始在一块有点缘分,认识了,但是其他人都不同意,他们在一块受到了各种各样人的阻拦,但是历经风雨他们终于在一起了,这是完美的大结局,但是人们现在已经不想经历一些风雨了,人们现在看的电视剧偶像剧都是更多的从开头就是放糖吃的,让人们感受到情侣之间相处的这种日常的美好,可能与人们现在日常的情侣状态有一定关系吧。
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情侣相处确实相当的困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鲜活小事,因为生活观念都会发生矛盾,两人自然就有争吵。生活中觉得爱情不是那么美好,自然想在虚拟的世界中找到一种寄托感,生活已经很苦了,自然看电视剧,看偶像剧就希望看到甜一点儿的。因为生活我们改变不了,但是电视剧的选择我们可以主动的去改变,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但是我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是一种被动的关系。
这种电视剧的影响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让人们对于谈恋爱这件事情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坏处就是人们受到偶像剧中所有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倾向于颜值档,就是自己的另一半,起码要长得帅,长得漂亮才能够有相处下去的基础,这种观念并不正确。
现在的年轻人为何喜欢嗑CP?
嗑cp嘛,是众多解压式的种,有时候磕得是给枯燥活加把动的糖,有时候嗑得是解的剧情与结尾,有时候嗑得是感情缺失的弥补。于年轻为什么喜欢嗑cp,从我的度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喜欢嗑cp(活很苦,但我的cp 定超甜!):
作为一名“嗑学家”我的身份是为爱情彻夜站岗的保安,我说的最多的话是“嗑到了,嗑到了”嗑得满面通红,看到我嗑的cp 时想的是:我宣布他们结为为夫妻!就在此时此刻!!!cp 女孩经典语录:我已经住在你们爱情的狗窝了,我劝你最好把狗粮给我满上!
现在年作为社交媒体的主流群体,更容易从推送的热点剪辑或者推中匹配的取向狙击或者接受新鲜事物,继顺藤摸发现圈撒欢,激情坑开启嗑cp的漫漫路。这系列坑操作甚短则分钟就可以完成,在吃过活猝不及防给的苦后,这种快速提升快乐指数的为何乐不为呢?
就拿我来说,我本身边的许多朋友对甜甜的恋爱只抱有观望的鸵态度或者直接对于谈恋爱觉得麻烦避远之。但作为精充沛的年也定要找寻情感宣泄,嗑cp时多巴胺的分泌会让处于“吱哇乱叫”的快乐状态从达到治愈自己的的。反正现实活已经“从此封锁爱”的状态了,的感情彻底摆烂交给努去,对爱情的各种幻想就加在cp身上,四舍五等于恋爱了。
为流传的句话总结起来就是:我可以单身,但是我嗑的cp必须给我锁死必须He。
我磕cp时的态度
发糖了:好嗑!
避嫌了:好嗑!
冷战了:好嗑!
BE了:好嗑!
复婚了:好嗑!
当然啦,我们的磕生嗑死也离不开各路神通的网友和up主们的眼睛,在恋综和各类影视剧满天的情况下。多数cp(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些邪门的高端cp)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原主的各种喜爱以及对于原主感情线或者剧情发展的不满,所以当对剧情发展震惊愤时,也有跳出原设定单独嗑糖等选择,通过这种补偿法继续绵延下去的欢喜。除此之外,最最最重要的当然是来身边同伴真情实感的按头安利。尤其当身边有分享欲极强的友,那所嗑cp内容和数量会像滚雪球样越滚越;彼此间的共同话题也随之增加、可以披着甲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起为爱发电!
这不得不夸夸现在各圈创作者。论历史作品所剩余的创作空缺有多,都可以给家创造新的cp,当然啦,伴随着上的磕学越来越多,论是章的作者、剧组的选还是编剧编写剧情等,或多或少都会标新异迎合众味,例如选时先考虑俊美端正的漂亮脸蛋、写时参考粉丝评论区的意、剧组开通官账号或cp账号与粉丝互动等等。各主创及时抓住粉丝理制造引、适时放糖,直接或间接为各位嗑学家提供糖源,也促成了年喜欢嗑cp这现象。
嗑cp嗑cp,嗑得就是个开,嗑得就是休闲时间赏的糖,最后我想对各位“嗑学家”们说浪漫定伴随着遗憾,但银河直都很璀璨,祝家嗑得cp都he,也祝家活愉快。